你的位置:安信13娱乐 > 新闻动态 >
美专家: 若中国不打中美战争, 就学历史上宋朝, 和美国签澶渊之盟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,已赘述文章结尾

北宋景德四年,正月初十,天还没亮,东京城里一辆马车悄悄从皇宫后门出发。

车里坐着的是宋朝特使曹利用,目标是澶州前线。

那会儿谁也没想到,这趟路,会换来近百年的边境安稳,也埋下了一个王朝军备松弛的隐患。

而更没想到的是,整整一千多年后,一个叫格雷厄姆·艾利森的美国学者,在波士顿的一场国际安全论坛上,居然用这段历史来对比中美关系,说中国如果不想打仗,不妨学学宋朝,和美国签个“澶渊之盟”。

这事儿一出,网上议论炸开了锅。

可说到底,那年冬天到底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宋朝会在军事并不完全落后的情况下,选择对辽国低头?而那位被后人议论至今的“澶渊之盟”,真的是懦弱求和,还是彼时最稳妥的选择?

得从几年前说起。

辽军从公元999年开始,就频频在宋辽边境骚扰,一会儿抢粮草,一会儿劫百姓。

宋朝边军不是没反击过,打也打了,兵也派了,但辽人的骑兵确实不好对付。

尤其在冬天,宋军常常吃亏。

辽军战马能在冰雪中日夜兼程,宋军步兵却常常冻脚。

可这事儿拖了五六年,没人想到会突然升级。

1004年冬天,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亲自带兵南下,军队势如破竹,直逼澶州——那地方不远了,离汴京只剩几百里。

紧急军报一封接一封送到东京城,宋朝高层一片混乱。

有大臣主张死守,有人提议迁都,气氛极度紧张。

真宗皇帝一开始也动摇过,甚至有人回忆说,那几天皇上连早朝都很少露面。

但这时候,寇准站出来了。

“皇上亲征,”他说得很干脆,“不然军心必乱。”

皇帝犹豫了三天,终于答应了。

十二月初,宋真宗御驾亲征,带着文武百官一路北上。

那一路上,百姓夹道跪迎,有人把家中米粮送到军营,有人放下锄头报名从军。

那种氛围,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。

可前线的情况比朝廷想象得复杂。

辽军虽然来势汹汹,但补给线太长,天气又冷,士兵冻伤不少。

再加上宋军防线稳住了几个关键节点,辽军其实已经有点进退两难。

萧太后看得很清楚。

她是辽国真正的掌权者,早已料到打不下去。

于是派人送来议和意向,说白了,就是想谈判。

真宗这边也不想打了。

亲征虽说鼓舞军心,可皇帝离京太久,朝政堆积如山。

再拖下去,朝中后方可能出问题。

于是特使曹利用被派了出去。

他在澶州城外见到了辽国使者,对方拿出条件——宋朝每年送银十万两、绢二十万匹,辽军撤兵,双方不再交战。

那场对话没有留下太多文字记录,但曹利用回来后只说了一句:“能签。”

第二天,宋真宗在澶州城头登坛拜将,宣布议和。

百官松了口气,边军也开始撤防。

条约签完,辽军果然撤了。

百姓欢呼,说皇上保住了国家。

可有些人心里明白,这次虽然没丢地,但从此要每年“送礼”,脸面上不好看。

不过打那以后,宋辽边境几十年没再起过大战,贸易往来也多了起来。

边疆的百姓,多少过上了几年安生日子。

可问题也在慢慢显现。

军队长期不战,训练松懈。

文官压倒武将,边将不敢主动出击。

再往后几十年,当金军崛起时,宋朝才发现,自己早已没有能打的军队。

说回那位美国学者。

格雷厄姆·艾利森在那场论坛上的说法,其实是有前提的。

他认为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,像极了古代大国之间的权力更替。

他提到“修昔底德陷阱”——这个概念就是说,一个新兴大国挑战老牌强国,往往会走向战争。

他担心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,美国会被逼到墙角,最后擦枪走火。

所以他才拿“澶渊之盟”做比喻,劝中国别太激进,不如像宋朝那样,通过合作和妥协,避免冲突。

可问题在于,今天的中国,早就不是千年前那个地缘受限、军力单薄的宋朝了。

那会儿打不过辽国,是因为骑兵差距太大。

现在的中美,在很多领域是你追我赶,有的地方甚至并驾齐驱。

再说,宋朝之所以要“岁币换和平”,是因为没得选。

可现代国家之间,靠的是规则、科技、战略博弈,不是简简单单一纸盟约。

更重要的是,宋朝当时是单方面让步。

可今天的中国不会接受不对等的谈判,也没有那个必要。

当然,这并不是说“澶渊之盟”一无是处。

它确实带来了一段和平期。

只是那种“买来的和平”,最终也没能保住国家安全。

历史走了一圈,像是又回到原点。

但这一次,局势已经完全不同了。

从那以后,再没人把“澶渊之盟”当成榜样来讲了。

参考资料:

李华瑞,《宋辽关系史研究》,中华书局,2015年

薛居正,《旧五代史》,中华书局,1976年

范晔,《宋史·真宗本纪》,中华书局,1977年

刘浦江,《宋辽金史探微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9年

Graham Allison, Destined for War: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’s Trap?,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, 2017

张国刚,《中国中古外交史》,商务印书馆,2012年